1.  
            |
            |
            |
            |
            |
            |
            |
            |
            |
            |
            |
             
            首頁 > 淮南要聞 > “五大攻堅行動”譜寫淮南“高新曲”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參軍入伍 讓青春更精彩
             讓文物“活起來” 博物館“火起來
             綻放絢麗青春之花
             從“吃水不忘挖井人”談起
             知足方能不辱
             從一則典故說起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五大攻堅行動”譜寫淮南“高新曲”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10/9 10:44:19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每一次的跨越,就是一次質的飛躍。

            今年年初,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通報了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2022年綜合評價結果,淮南高新區排名133位,相對于2019年度的151位提升18名!

            地處老工業城市的淮南高新區,18進位何以達成?近日,記者深入淮南高新區探尋成就背后的奧秘。

            近幾年來,淮南高新區以市委作出的“產業轉型、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修復、社會治理”五大攻堅戰略行動,作為轉型發展的抓手和突破口,秉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信念,聚焦工作重點,在危機、考驗和挑戰中,心持定力、精準發力,奏響了發展、進階的“高新曲”。

            產業轉型,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面對“一煤獨大,產業單一”帶來的發展窘迫,淮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群告訴記者,“淮南高新區的發展,關鍵是要:在變革叢生、復雜不定的環境中,錨定一個清晰的產業布局,下力氣推進結構轉型升級,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近年來,淮南高新區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重點培育大數據、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等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發展提質擴量增效。

            聚焦“兩園、兩中心、多平臺”,高新區積極推進淮南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原則,高新區編制了大數據基地新三年規劃,明確淮南大數據產業發展方向及重點:推進中國電子淮南軟件信息與制造產業園、白山云盾服務全球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

            安徽(淮南)大數據交易中心作為中國移動在華東地區最大的長三角區域級中心,存力和算力均位列安徽省第一。目前,該中心大數據資源和算力已被廣泛運用到政務服務、農業生產“大托管”、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等諸多領域。

            2022年,淮南高新區大數據基地實現產值106.93億元,大數據產業發展已入佳境。

            新型顯示產業方面,高新區以車載顯示細分行業為突破點,以合淮產業走廊、合肥都市圈為窗口,聚焦區域內產業鏈短缺環節,重點發展顯示整機制造和下游部品加工生產配套項目。以總投資65億元的12英寸硅基OLED微顯示器制造項目為帶動,加快建設31個入駐新型顯示產業園項目,努力打造極具影響力的智能顯示產業集聚區。

            “國內業務主要以四川、湖北、湖南、貴州地區為中心,并向北覆蓋各大一線城市;國外業務覆蓋歐、美、俄羅斯等高端市場,并向東南亞、南美地區迅速擴展!卑不瞻7蚶嶂悄芸萍及l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剛介紹說,該公司2021年8月簽約入駐淮南高新區新型顯示產業園,目前,已建成交聯聚乙烯柔性管道、暖通智控系統無人車間。

            在精加工車間,記者看到,5000平方米的工作區域內,30多個機械手臂奮力在各工位上不停歇地工作著,現場只有6位員工輔助設置機械手相關工作參數和抽檢機械手生產出來的產品。

            在安徽晶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樓大廳,展示著各種尺寸、各種不同功能、超窄邊框的顯示屏!斑@塊110寸顯示屏是由兩塊屏貼合在一起的,貼合精度要求在15微米之內,難度非常高,疊片工藝制作的顯示屏讓我們看得更清晰,更逼真,顏色更亮麗!卑不站О罟怆娍萍加邢薰緩S長張林介紹說,在淮南高新區建設智慧顯示屏全貼合生產項目,總投資1億元,主要建設觸摸屏、液晶顯示屏全自動貼合生產線。目前已建設完成8條自動化生產線。自去年3月投產以來,累計產值2159萬元。

            “隨著移動終端的發展,屏幕離眼睛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小,但是畫質和分辨率反而越來越高,所以我們不能局限于傳統面板工藝,需要突破新型微顯示技術!卑不招疽暭寻雽w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辦負責人王睿介紹,該公司去年7月在淮南投資成立,積極布局近眼顯示領域,以高分辨率、高對比度、超輕薄、低功耗、高可靠的硅基OLED微顯示器件為主。投資建設柔性AMOLED模組項目K1工廠,總投資1億元,目前設備正在入廠調試中,量產后產值達到2億元以上。

            據悉,該公司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0%。王睿說,作為一種新型微顯示技術,硅基OLED具有全固態、顯示質量極高的優勢,被廣泛運用于VR/AR等領域。下一步,公司K2工廠擬投資65億元,建設硅基OLED產業園。

            記者發現,這些企業盡管落戶淮南高新區不久,但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 

            “緊抓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機遇,我們正在加快集聚整車、電機、動力電池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現產業協同發展。目前已落地建設明然新能源汽車三合一電驅生產基地等項目7個,總投資328.9億元,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產業鏈體系!崩钊赫f。

            從“煤電獨大”到“非煤崛起”,從“煤電聯奏”走向“綠色交響”。如今,隨著新興產業快速推進,淮南高新區也迎來轉型發展的高光時刻。

            城市更新,持續完善城市功能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興焉!

            在2021年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城市更新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以《向心城市與高品質生活》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他告訴大家:“活力、宜居、和諧,是城市的‘向心力’,是城市的‘高品質生活’,這些恰恰是城市更新的最終目的。而向心城市的‘心’不僅是地理位置的‘中心’,更應該是城市的‘人心’!

            可見,民為城之本,是城市建設、管理、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淮南,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城市,城市建設早、舊城區多且基礎設施弱,城市更新是重煥城市生機與活力的一劑良方,也是城市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

            2021年9月,淮南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攻堅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增強城市承載力”。

            近兩年,淮南高新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以實施城市更新攻堅行動為抓手,推動城市建設由“粗放生長”向“精耕細作”轉變,品質雕琢“老”與“新”,全面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讓淮南這座老工業城市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一座城市的更新發展,承載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需要一座怎樣的城市?”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但其中的要素卻是共同的,那就是:讓我們的城市更有品質、更有歸屬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更有幸福感。

            “堅持以人為核心,建設‘向心城市’,讓人‘心之所向’,是淮南高新區城市更新的目標導向。提升核心片區、打造東部片區、謀劃高鐵片區、加快建設產業園片區是我們全方位完善城市功能體系的總體思路!崩钊赫f。

            城市路網是城市“血脈”,路網暢通是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

            高新區道路設施加快建設。新開工支經八路、南緯四路等支線道路12條,通車里程4.7公里,基本形成“十四縱十二橫”主次干道路網。

            以前,家住高新區的李女士每天出門買菜,都會提前尋劃菜場附近的停車位。最近,她發現附近道路新施劃了機動車泊位,停車變得很方便。聚焦“停車難”民生問題,高新區新建停車位1100個,累計達5.5萬個。

            炎炎夏日,每逢周末或夜晚,淮南人民公園下沉廣場1952文旅街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充滿煙火氣息。在這里,市民和游客不僅能欣賞精彩文藝演出、品嘗特色美食、選購心儀的“淮南禮物”,還可以看非遺展示、購非遺好物、享傳統文化,觸摸城市文化印記。

            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如此,城市亦如此。

            如果說經濟是一個城市的“形”,那么文化則是一個城市的“神”。

            2022年以來,淮南高新區大力提升城市文旅功能,閑置的人民公園下沉廣場被修繕一新,變身1952文旅街區,成為市民和游客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今年7月1日,代表淮南城市形象的“地標工程”——淮南奧體中心正式開園。通過引進第三方運營服務商橙獅體育(淮南)有限公司,高新區對場館進行改造升級、擴充運動場地。

            改造后的奧體中心大大提高了高新區承辦重大體育賽事的能力,對提高該區體育公共服務水平起到帶動作用,能有效促進體育競技、會展演藝等各類文化產業的發展,成為推動淮南高新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人民是城市的主人,人民城市必定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淮南高新區聚焦民之所需、民之所盼、民之所求,抓好住房保障、“菜籃子”工程等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豐富多彩。

            “過去我們都以為安置房會是臟亂差的樣子,沒想到現在到了現場一看,真是高大上!房型非常好,南北通透,周邊還有幼兒園、小學、中學、菜場和商超,配套十分齊全,我家能夠住上這樣的好房子,要真心感謝黨和政府安置房項目的好政策!备咝聟^三和鎮村民程旭欣慰地說。

            “安居”是“樂業”之本;茨细咝聟^堅持住有宜居,穩步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來,高新區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推動棚戶區改造跑出“加速度”。新開工芙蓉苑二期二標段保障房1500套,建成紫荊苑、香樟苑五期三標段項目保障房1600套。

            截至目前,淮南高新區已投資84.5億元建成10個棚戶區項目,建成1.44萬套,已安置1.21萬套,有效滿足回遷群眾安居需求,為進一步推進高新區產城一體建設步伐夯實了基礎。

            民以食為天。小菜場也有大民生。

            家住御香山的王阿姨喜愛做飯,經?嬷嘶@到附近的御香山菜市場轉轉。在她看來,菜市場里的“煙火氣”,藏著說不盡的生活韻味!安耸袌鲎詮脑O置了美觀整齊的攤位后,我感覺逛菜市就像逛超市一樣開心,心里升起滿滿的幸福感!蓖醢⒁陶f。

            一座城里,最好的感受是“幸!,最美的風景是“宜居”。城市更新后,漫步在如詩如畫的淮南高新區,清新的空氣中散發著細微的植物香氣,高新區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愜意的時光。

            鄉村振興,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來,淮南高新區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全面抓好糧食生產、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人居環境整治、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等工作,持續夯實“三農”工作壓艙石,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田間道路寬闊平坦,大小溝渠縱橫相連,連片水稻生機盎然,描繪出一幅農業生產大托管畫卷。

            走在三和鎮徐馬村田間地頭,連片水稻映入眼簾。徐馬村黨支書記徐東升告訴記者,實施“村黨總支+社會化服務組織+小農戶+銀行+保險”的農業生產大托管服務模式,讓農民增收,村集體收入也增加了。

            任憑風浪起,只要穩住糧食生產這一“壓艙石”,便可從容不迫地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徐馬村的“土地大托管”只是淮南高新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重農抓糧的一個縮影。

            淮南高新區將“大托管”作為保障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農業生產“大托管”改革推進力度,廣泛開展“大托管”政策宣講,向村民發放“大托管”宣傳資料,講解“大托管”服務工作和政策措施,引領“大托管”提質增效。今年以來,該區17個村已測繪3749畝,有意向托管土地3809余畝,已與農戶簽訂托管合同1696.89畝,與種糧大戶簽訂托管合同1166.41畝。

            截至目前,淮南高新區已托管土地面積8878.03畝。積極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工作,強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統一采購小麥“一噴三防”藥劑發放到種植農戶手中,并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小麥長勢及病蟲害情況,引導農民規范用藥,及時增施苗肥、灌溉等,促進了糧食生長,有效預防了病蟲害的發生。

            今年,該區夏糧播種面積約1.8萬畝,其中小麥1.1萬畝,油菜0.7萬畝,產量約5400噸。同時,該區積極引導各村立足資源稟賦,結合村情實際,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涌現出新華村“安新菜園”、徐馬村特色火龍果基地、大郢村綠色觀光生態農業等特色種植,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贝蜈A脫貧攻堅戰后,淮南高新區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推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怎么推?

            淮南高新區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項目,2023年全區銜接資金計劃實施1817萬元,共計19個項目,其中,工程基礎設施類13個,產業就業及鞏固三保障成果等4個,項目管理費及其他2個。

            截至目前,高新區已開工16個項目,資金撥付1410萬元,資金撥付率77.6%。

            為了防范化解返貧風險,高新區為全區脫貧戶及監測戶753人購買2023年“防貧!本C合保險中必選項目,補貼率100%。堅持就業優化,把脫貧人員穩崗穩就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實就業幫扶政策,實施動態監測、崗位儲備、精準就業等措施,全區脫貧戶及監測戶338人(其中公益性崗位99人)實現穩定就業、穩定增收。抓好產業獎補和金融幫扶,2023年春季,為96戶發放產業獎補金額15.5165萬元,發放小額信貸資金15萬元,補貼小額信貸利息0.876萬元。

            產業既是支撐鄉村振興的源頭,更是引領鄉村振興的潮頭。

            如何讓豐富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

            淮南高新區實踐的答案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立足本地特色、優勢,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擦亮特色產業品牌,健全產業鏈,促進產業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發揮特色產業更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走進新華村“安新菜園”,茄子、辣椒、西紅柿等蔬菜郁郁蔥蔥,長勢良好。

            從原來的務農夠吃飯到現在住上新房,有了存款,李大爺一家的生活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務農相比,蔬菜大棚最大的優勢就是一年四季都能掙錢。

            “我家種植了兩畝地的無花果,一畝地產量在4000斤左右,去掉成本可以掙到六千元!贝迕駨堄郎礁嬖V記者,徐馬村現有人口1800人,土地面積3700畝,該村農戶除了種植水稻外,還種植了火龍果和無花果。

            鄉村全面振興,最直觀的變化在哪里?

            是旱廁改造、是污水治理、是道路硬化……

            印象中“臟亂差”的農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還是黨的政策好!科學引導、群眾參與,戶上出一點,政府補一點,就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衛生廁所,既干凈又方便!”姚皋村村民姚大爺如是說。

            據了解,2022年,淮南高新區實施環境整治項目9個,完成100座農村改廁;新建水泥路3千米,瀝青路1.62千米,解決860戶3600人行路難問題。新建6條3公里機耕砂石路,改善8個村民組614戶1876人生產耕種條件。保障群眾飲水安全,投資270萬元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解決2個村1347戶5138人飲水安全問題。

            今年,淮南高新區將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實施一批農村人居環境改造、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加快實現轄區農村水源凈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能源清潔化、人居環境美化目標,持續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一座座農家院落煥發新顏;一個個美麗鄉村串點成線;一粒粒種子在阡陌縱橫中萌生希望……鄉村振興,淮南高新區砥礪奮進,步履鏗鏘!

            生態修復,厚植綠色發展底蘊

            青山綠水,天賦淮南。

            “屏舜耕而銜兩山,襟淮水而帶三湖”,夢想中的詩和遠方并非遙不可及,詩情畫意的美景美韻、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卷就在高新區人身邊。

            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

            筑牢生態文明之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精心描繪“山水淮南”生態畫卷,讓山巒層林盡染、河湖碧波蕩漾、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既是淮南高新區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淮南高新區走向未來的底氣和依托。

            站在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高度可以裁量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實施生態修復攻堅行動,是淮南高新區蝶變重生的必由之路!

            察大勢者明,馭大勢者智。錨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贏,淮南高新區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

            “今天,你抬頭看云了嗎?”

            “網友:從早美到晚!”

            7月10日,淮南日報社官方抖音號發布的這條消息引贊無數。

            當天,淮南高新區上空湛藍如洗,白云悠悠隨風飄逸,淮水湯湯碧波倒影,天地之間自然生成一幅水光云影的生態畫卷。

            7月26日下午5時許,一場大雨過后,淮南高新區上空驚現“兩道彩虹交相輝映”奇觀,人們驚嘆:這是淮南高新區幾十年一遇的勝景!

            由此可見,藍天白云從曾經的“生活稀缺品”到前兩年的“刷屏朋友圈”,再到如今的“司空見慣”,淮南高新區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好,百姓的藍天幸福感節節攀升。

            “把脈問診”、分析研判,找準問題、“對癥下藥”。

            高新區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注重源頭治理、推進綜合防治,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持續凸顯,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淮南高新區漸行漸近。

            2022年,高新區“三個治污”交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異答卷!

            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高新區PM_2.5年累計濃度為37.090μg/m^3,同比減少7.2%;PM_10年累計濃度為64.695μg/m^3,同比減少2.7%;優良率為80.9%,同比增加3.3%。PM_2.5和優良率均已完成年度空氣質量考核指標。

            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重點加強對D水系和E水系以及泉山湖周邊小區市政雨污水管網的排查整治力度,全年共計排查出雨污水混流問題30余個。全年農村水質監測和巡查工作已完成,水質情況良好。

            還老百姓鳥語花香、田園風光——全區耕地零污染、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

            以精細化思維推進污染防治涵養綠色生態。近年來,高新區新招真招實招硬招頻出,招招精準,招招見效。

            藍天保衛戰打得“用心”:按照行業管理職責,部門聯動,重點督促建筑施工,拆除工程、道路等工地落實“六個百分百”措施,降低本地揚塵源污染水平。累計處理市級巡查復查交辦揚塵問題140個,區級巡查發現交辦問題260個,先后對鼎元世家、書香雅苑、E水系、淮安府、淮南市圖書館北側綠化項目等近20個項目移交處罰。

            碧水保衛戰打得“用力”:對區內雨污水混流問題,多次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16份,移交處罰偷排生活污水案件1件。委托省城建設計院對主城區28條路范圍內的241.4km雨污水管網(其中雨水管網131.7km,污水管網109.7km)進行全面排查,累計發現病害點8286處,排水單元錯混接點63處,市政道路錯混接點79處。

            凈土保衛戰打得“用功”:認真落實《淮南市農村凈水攻堅行動工作方案》;強化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監管,全面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排查……

            9月13日,微微細雨中,記者進入位于淮南高新區的E水系帶狀公園,水草豐美,群鳥翱翔,水天一色……“百鳥翔集”的背后是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面躍然眼前。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

            對淮南高新區而言,推進生態修復攻堅行動,并不是降低對發展的要求,更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綠色、低碳和循環的道路上推動更高水平的發展。

            成事之道,貴在力行,重在履事。

            近年來,淮南高新區堅持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引導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一方面,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加快新興產業規;、集群化、高質量發展,全區全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能源結構調整,奮力打造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和國家重要新型綜合能源基地。

            今年5月,總投資52億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模架科技產業園項目亦落戶淮南高新區。該項目用地500畝,聚焦新能源汽車配套模架研發、生產企業70余家。項目建設周期18個月,園區企業入駐周期6個月。為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配套服務。

            7月,淮南高新區明然新能源汽車三合一電驅生產基地項目封頂,施工方克服高溫等不利因素,加快施工,跑出“淮南高新速度”,榮獲全市項目建設“流動紅牌”先進工地。

            該項目主要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合一電驅生產基地,分四期建設投資,規劃四期建設制造產能共100萬臺套;匾黄陧椖拷ㄔO目標:建設1.8萬m^2自動化數字化工廠,預計11月底竣工,并于12月開始投產,做到年產能50萬套BMS、BDU、IGW、CDC、域控等車規控制器產品,預計年產值要達到25億元。

            美麗與發展共贏,“顏值”與“產值”兼收。

            著力探索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升級之路,綠色根基在踏石留印的過硬舉措中不斷夯實。榜單不同,底色相同。這些成績,記錄著淮南高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更記錄著高新區綠色發展、生態文明躍升的軌跡。

            生態修復,歸根結底是為產業發展加競爭力、為生態環境減破壞力,“一加一減”之間,淮南高新區凝聚起澎湃的綠色力量,激發出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變革。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生態淮南的發展底色。逐綠而行,淮南生態畫卷繪就嶄新圖景。

            山水淮南,正向你我款款走來。

            社會治理,護航群眾安居樂業

            “下水道堵塞、污水外溢難排,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影響大家的正常生活……”近日,淮南高新區香樟苑四期居民向網格員吳翠翠反映。

            得知信息后,穿著“紅馬甲”的吳翠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情況,隨即聯系物業進行維修,徹底解決了污水堵塞、外溢問題?粗蘅樢恍碌墓艿,居民程龍芝高興地說:“多虧有了你們,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在淮南高新區三和鎮,有一群身穿“紅馬甲”的網格員,不辭辛勞地穿梭在小區各個角落,在群眾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全力以赴幫助解決;在面對群眾的不理解時,微笑面對、耐心解釋,他們用一雙腳、一顆心、一份愛行走在網格中,服務好網格中的大事小情。

            “太感謝‘紅馬甲’了,有了他們的調解,我的問題終于解決了……”家住銀杏苑公租房的丁秀郢高興地告訴記者。

            不久前,丁秀郢租住的房屋墻面滲水,導致家具發霉、墻面掉皮,和物業溝通始終沒能達成一致,矛盾一觸即發。網格員李慧敏了解情況后,及時聯系物業對滲水原因進行查看,分別做好雙方的思想工作,最后成功勸說,雙方消除誤會,達成解決方案。

            近年來,淮南高新區三和鎮信聯辦不斷深化社會基層治理,構建162個網格,全心全意解民憂、紓民怨、辦實事,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村居、將信訪隱患消除在萌芽、送周到服務到群眾身邊,打通了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毛細血管”,為17個村20余萬名群眾提供貼心服務。

            “有事隨時給我打電話!”這是網格員閆瑞每次去看望獨居老人倪永懷都要留下的一句話。前不久,兒女長期不在身邊的倪大爺感覺渾身無力,外出購藥十分不便,無助之時,便向網格員閆瑞求助。

            閆瑞在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后,便騎著電動車跑遍了附近多家藥房,最終為老人買到了藥品。他每天都定時來照顧倪大爺吃藥、就餐,直到老人康復。

            “網格員已經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正逐漸打通‘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神經末梢’!被茨细咝聟^政法辦主任王世軍告訴記者。

            這是淮南高新區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

            今年6月,淮南高新區三和鎮香樟苑社區黨支部開展了“沉浸式”“互動式”“親近式”微講堂活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氣、入人心。

            一塊空地,幾把小板凳,香樟苑社區的“微講堂”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社區居民圍坐一起,宣講員用親切通俗的語言向居民娓娓道來,現場的居民聽得聚精會神并積極互動,氣氛十分活躍。

            “年紀大了用手機看黨的二十大報告容易眼花,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學習,聽著熟悉的口音,學得細、悟得透!最重要的是接地氣,讓我深切感受到黨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多,我們老百姓要永遠跟黨走!崩宵h員吳大爺對微講堂贊不絕口。

            宣講員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新思想、新理論轉化成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讓群眾聽得懂也樂意聽。下一步,香樟苑社區黨支部將持續發力,以黨建為引領,持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微講堂活動,凝聚群眾合力,引導他們有效參與社區綜合治理,助推美麗社區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自開展“五大攻堅行動”以來,淮南高新區聚焦精細化服務管理,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護航轄區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按照“網絡化+網格化”要求,高新區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了淮南市委提出的“兩到位一運行”工作目標。

            “兩到位”,即網格劃分到位、網格員配備到位。全區招聘專兼職網格員162人,設置網格長72人、網格指導員7人,繪制了區鎮村(居)三級網格圖。

            “一運行”,即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初步建成運行,網格員開展走訪巡查、信息采集等,并在平安創建、文明創建等中心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1年以來,按照淮南市委關于開展“五大攻堅行動”的重大決策部署,淮南市委政法委堅持抓統籌、抓謀劃、抓項目、抓品牌、抓機制,扎實推進《淮南市社會治理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1年度各項任務的落實。截至目前,通過重大項目帶動,淮南高新區具體任務已經完成,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高新區做強“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建設”項目,依托綜治中心,按照“接待群眾來訪、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律服務、推進平安建設”職能定位,整合了綜治、信訪、公共法律服務等調解資源力量,縣鄉村三級“一站式”矛調中心全面建成掛牌運行。

            以三和鎮為例,基層治理平臺越來越完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現信訪接待、法律服務、矛盾調解和網格化管理服務等功能資源共建共治共享。目前,三和鎮全國模范司法所提升改造項目已經投入使用。

            城市的核心是人,老百姓對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

            為了全力推進平安城市建設,高新區投入資金860萬元,建成覆蓋拆遷安置小區、公租房和廉租房7.34萬人口的智能化人臉識別和視頻監控體系。至此,三和鎮獲得“平安建設先進鄉鎮”榮譽稱號。

            王世軍表示,緊緊盯住“平安淮南建設進入全省先進行列”這一目標,高新區將著力打造網格化管理服務、基層社會治理“五中心合一”、社區治理現代化、基層和行業平安創建提質擴面、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園區、為民辦實事“六大品牌”,不斷提升全區社會治理能力水平。

            中國高新區雜志記者 駱 娟

            (轉載自10月8日《中國高新區雜志》)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_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k8_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_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