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聞雞起舞”背后的真實歷史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參軍入伍 讓青春更精彩
             讓文物“活起來” 博物館“火起來
             綻放絢麗青春之花
             從“吃水不忘挖井人”談起
             知足方能不辱
             從一則典故說起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聞雞起舞”背后的真實歷史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10/31 9:00:41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在廣大歷史愛好者心目中,兩晉可以說是中華國運最為黯淡的一段時期,不用說根本比不上強唐、雄漢,就是積弱的南宋也沒有落到東晉那種朝廷政令不出揚州、抑荊州權臣之鼻息的田地。明明在大一統之前,互不相讓的魏、蜀、吳三國還各自完成了攻打異族的壯舉,統一天下的晉朝反而被各路崛起的少數民族趕出了中原。

            說句玩笑話,兩晉留給我們的亮點恐怕就只有那一堆成語了——“咄咄怪事”“東山再起”“王謝風流”“草木皆兵”等等,在兩晉時期出現的這些成語背后差不多都有一段故事。而在這些兩晉的成語之中,今天我們要詳細說上一說的“聞雞起舞”了。

            按照慣常的講法,“聞雞起舞”這一成語是說,祖逖青年時志向遠大,有一次在夜里他被雞叫聲驚醒,就叫醒了與自己一起夜宿的友人,兩個人一同起床舞劍,刻苦訓練本領。后來祖逖果然成為國家棟梁,他帶兵北伐,又留下了“中流擊楫”的典故。在東西晉南北朝這數百年中,祖逖一個人給后世留下兩個如此振奮人心的成語。

            聞雞起舞背后的意義

            然而,“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最早的含義并非如此。祖逖少年時性格豁達浪蕩,不學無術,讓兄長們頭疼不已,又假借兄長的名義在鄉里施舍財物、收買人心。后來祖逖學問漸長,名聲也大了起來,卻遲遲不響應州郡的征辟。讀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與其說祖逖是一個志向遠大的愛國青年,還不如說他是一個具有梟雄氣質的危險人物。

            后來“聞雞起舞”的事情可以說是更加能夠證明祖逖的野心了,祖逖在夜里被“荒雞”的叫聲驚醒,所謂荒雞就是特指在三更以前鳴叫的雞,古代以這種違背常理的現象為天下紛亂的不祥之兆——這也不能說是迷信,我們以常理來分析,就像《半夜雞叫》那個故事里說的那樣,雞也是被火光驚醒才會在夜里叫起來,而古代夜里的火光要么是明火執仗的盜匪,要么就是在夜間行軍的軍隊了。

            我們再推算一下聞雞起舞事件發生的時間,祖逖生于公元266年,在那場前后歷時16年之久、讓西晉朝廷一蹶不振的八王之亂于公元291年爆發時,祖逖剛好是在二十五六歲之間,這跟《祖逖傳》里的年齡差不多是能對得上的。

            據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聞雞起舞”的故事當中,這個荒雞的叫聲與八王之亂的兵災是有直接關系的,確實預示著天下將亂,而祖逖卻認為“此非惡聲也”。也就是說,在祖逖看來,天下將亂是一件好事,他還因此高興地手舞足蹈起來。

            說到這里,我們也不得不再提及一下聞雞起舞故事當中的另一個主角劉琨了。劉琨原本是當時首屈一指的文學青年俱樂部“金谷園二十四友”的成員。在這二十四友里既有賈謐、石崇這樣的土豪,又有潘岳、左思、陸機、陸云這樣的文壇大咖,混跡于這個圈子的劉琨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紈绔子弟。

            但是好在劉琨身上也有一股渴望建功立業的英雄豪氣,《晉書》中是這樣記載這兩個人的友情的:“逖、琨并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本瓦@樣,兩個年輕人成了至交好友。

            后來這兩個人中首先發跡的反而是劉琨,在八王之亂中,劉琨投筆從戎,以一軍之將的身份加入了司馬氏手足相殘的內戰中,并且有過高光表現。在八王之亂平息后,劉琨就被最后取勝的司馬越提拔為并州刺史,出征因為遭到匈奴侵略而殘破不堪的晉陽城。

            經過劉琨的一番勵精圖治,晉陽成為拱衛西晉朝廷的重要據點,在與匈奴兵交戰的過程中,劉琨還曾經以自己編寫的樂曲勾起匈奴兵將的思鄉之情,讓五萬敵兵不戰而退,留下了“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千古佳話。

            然而劉琨后來還是輸給了自己的公子哥作派,因為在用人方面過于隨性,很多有能有志之人紛紛棄他而去甚至與他反目成仇,最終也是因為不能聽信忠言而遭受大敗,只能忍痛放棄自己經營了十年的并州,逃往幽州依附鮮卑盟友。在失去了劉琨這一有力的屏障之后,匈奴很快攻陷了長安,西晉就此滅亡。

            在幽州,寄人籬下的劉琨依然心系故國,他先是派出后來成為東晉名臣的溫嶠到揚州勸司馬睿稱帝,又屢次懇求鮮卑人出兵討伐石勒。與此同時,祖逖也終于說服東晉朝廷派自己出兵北伐,看起來這對昔日的摯友終于有機會相聚于中原,一同為國事出力了。

            但可惜終究劉琨沒能實現夙愿,在鮮卑人的內亂之中,劉琨遭到猜忌;而東晉方面,準備行篡逆之事的權臣王敦也懼怕劉琨的聲望,致信讓鮮卑人殺死劉琨以絕后患。

            劉琨被殺之前,將個人一生的志向寫進了贈給親友盧諶的詩中。在這首詠嘆了諸多帝王將相偉業的長詩中,劉琨用“功名未及建,夕陽忽西留”這樣傷感的句子寫盡了有志不能伸的悵然。

            之后,祖逖一直堅持北伐,直到他也在幾年后因為積勞和憂憤去世以前,河南一直為東晉所有。

            當“聞雞起舞”這個詞首次出現在歷史上時,它固然是個帶有貶義的詞匯,但是看到祖逖和劉琨兩個人后半生的所作所為,我們卻不能不為他們奔赴國難的義舉所感動,是他們為“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添上了一抹不滅的光輝。(洞 鑒)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_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k8_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_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