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農業生產‘大托管’工作中,為村民發放了土地承包經營電子證照,真正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敝x家集區楊公鎮前瓦村黨支部負責人近日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發放土地確權電子證照,是我市在農業生產“大托管”改革中探索出的一項創新舉措。為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益,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結合農業生產“大托管”工作實際,我市積極探索農村承包土地“電子證照”應用配套及政策銜接,著力破解糾紛難題、提升規模質效、開辟產業新局。
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市農業農村局制定印發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電子證照發放工作試點實施方案》,規定了6條工作重點,8項工作程序,4條保障措施。計劃全市2023年實現土地承包經營電子證照發放覆蓋全市30%的行政村,2024年覆蓋全市80%的行政村,2025年進行收尾工作,完成全市行政村全覆蓋。
“試點工作中,各縣區、鎮村結合主題教育大調研,走村入戶調查摸底,經過綜合研判,結合農業生產‘大托管’工作推進情況和小田并大田意愿,先期遴選申報100個村開展試點工作!笔修r業農村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我市廣泛抓好宣傳發動,組織安徽農管家科技有限公司、華印機電等技術單位駐點在村,組成工作專班,廣泛開展宣傳。同時,加大人員培訓,目前已累計培訓150場次,參訓干群5000人次,發放《致農民朋友一封信》3萬份,張貼作業公示流程圖350張,印制遙感測繪底圖1204張,提高了群眾知曉度和滿意度。
各縣區結合實際,扎實有序推動電子證照試點工作。八公山區采用地理信息及遙感技術,融繪土地確權、淮河圈堤建設征遷數據,形成村民承包地一戶一檔,測繪修正全流程歸檔。已完成試點村全部7個作業組、383戶、1378.5畝土地的地塊實測、界址上圖、數據入庫等工作,對組界、戶界進行重新現場測量和確認。鳳臺縣強化縣鄉村三級聯動,按照“農民滿意”和“進度服從質量”的原則,做到信息共享、及時溝通,實事求是、高效糾錯。依據2014年土地確權成果,由華印機電提供宗地圖等相關資料,試點村逐戶審核,符合上線條件時先上線“皖事通”、再修改數據,穩步推動試點工作。對承包權屬發生變化的地塊,需要實地測繪的,由農戶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小組、村集體和鄉鎮農業部門調查確認,并提供相關佐證材料后,由測繪單位進行現場核實。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試點村的1720個村民組、71151戶農戶、576425.32畝承包地已完成地塊影像采集,套合出圖完成100%,數據建庫完成100%,上線安徽省一體化政務服務“皖事通”系統完成91%。預計11月份將完成年度試點任務,完善人臉識別功能后,農戶可實時查看自己土地承包經營權地塊的編號、面積、地塊四至、經緯度信息,也可以查看到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托管等合同情況。
以學促干、以干踐行、以行增效!跋乱徊,我們將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電子證照發放工作結合起來,以釘釘子精神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真正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新時代‘三農’工作的實際成效!笔修r業農村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