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是否井然有序是城市管理水平的顯性表現。我市聚焦文明城市創建,深入實施“八大提升行動”,圍繞“交通秩序提升行動”,堅持思路創新,科技賦能,多措并舉,疏堵結合,持續推進智慧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打造文明停車新常態,助力文明城市更有序。
智慧泊車,車位利用更高效
在田家庵區學院路商貿美食街附近,記者看到,道路邊公共泊位上車輛停放有序,進出頻繁,還有不少空余車位,旁邊的智慧停車收費公示牌十分醒目,“30分鐘內免費”“夜間免費停車”“掃碼繳費”等說明一目了然。
近年來,我市聚焦文明城市創建中停車秩序短板問題,加快推進城市智慧泊車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將27條道路、12個封閉停車場的4000多個停車位納入智慧泊車系統管理,制定“分類、分區、分時”收費標準,配套開發淮南智慧停車手機APP,實現無感駛入、無感駛出、快捷繳費,大大提高了公共車位周轉率和利用率;茨辖òl智慧泊車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僵尸車’長期占用泊位現象顯著減少,公共泊位日周轉率從0.7上升至5.08,‘即停即走’式停車明顯提升,半小時內免費停車比例達58.2%!
同時,我市有序推進立體式智能停車樓建設,老市政府停車場是淮南首個大型智能升降橫移立體機械停車樓,設計為5層立體車庫和局部地面停車位,共267個停車位,配套建設充電車位16個,配建商業530平方米。通過公眾號、APP及智能終端等軟件應用和智慧化管理系統,實現誘導、存車、取車、自助繳費等智能停車服務。
拓展資源,車位數量更充足
張女士家住田家庵區田東街道的一個老小區,由于小區及周邊停車位不足,她過去每天傍晚下班回家都要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停車。而從今年6月份開始,我市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停車泊位免費對外錯時共享,首批18家單位、共有576個車位錯時對外開放。張女士辦完相關手續后,每天晚上將車停在小區附近的田東街道辦事處停車場,徹底解決了她停車難、停車遠的問題。
“以前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看病或看望病人,停車位很難找,有時候不得已只能停在路邊,現在把老油廠改造成停車場,真是解了燃眉之急!痹谟蛷S停車場停好車后正要去看望病人的繆先生對記者說道。據市住建局供排水與設施管理科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發拓展停車資源,利用油廠、淮河大道立交橋下、新淮菜市場等閑置土地和邊角地建設公共停車場21處,利用沿街門前廣場規范設置公共停車場46處,在部分老舊小區內外增加泊位,累計新增停車泊位4.5萬個。
精細管理,停車秩序更井然
“自從有了這個綠色停車泊位,下班開車來買菜方便多了,限停半個小時,買菜足夠了!闭邶埡耸袌鲩T口停車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堅持疏堵結合、協同共治,加大停車秩序綜合管理工作,施劃復劃“綠色停車泊位”389個;增設“上下貨專用車位”264個、“建筑工地臨時停車泊位”175個;在E水系公園、梅園等周邊道路設置標牌36塊,按照道路等級、車流量分別增設“周末臨時停車泊位”“公園游玩停車泊位”“左右側單排順向停放停車泊位”共計823個,有效緩解各類停車矛盾突出問題。
同時,我市把文明停車勸導作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重要內容,各區及街道、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廣大志愿者不定期在交通路口、農貿市場、公園游園、老舊小區周邊開展文明停車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及時糾正違停行為。市文明辦志愿服務科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深入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培育群眾文明有序停車理念,讓文明停車逐步成為行動自覺”。
小小停車位,連接著文明和民生。我市以“繡花”功夫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在停車管理中彰顯惠民本色,濃厚文明底色,城市更加有序、更加文明,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記者 賈靜)